现有研究中,没有证据表明生气会直接导致结节。
美国癌症协会未将情绪列为结节的明确风险因素,但承认慢性压力可能影响整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压力是“非传染性疾病”的潜在诱因之一。中医理论强调“七情内伤”,比如怒伤肝、思伤脾等,导致机体气滞痰凝与结节类疾病的关联。荟萃分析表明,焦虑、抑郁人群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压力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影响甲状腺功能,或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如桥本甲状腺炎),不过,甲状腺结节同时也与遗传、碘摄入、辐射暴露等因素相关。
长期压力与乳腺良性疾病风险相关。中医研究中“肝气郁结”也与乳腺增生相关,其中,雌激素水平波动是主要因素,情绪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进一步影响结节,慢性压力也可使促炎因子(如IL-6、TNF-α)增加,削弱免疫功能,促进异常细胞增生,增加炎症及结节风险。
肺结节主要与吸烟、环境污染、感染、遗传因素相关,与情绪的直接关联证据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第一,不夸大情绪的作用。结节成因复杂(遗传、环境、感染等),情绪仅是潜在影响因素之一。第二,多数结节为良性,恶性结节主要与基因突变、长期致癌物暴露相关。第三,个体差异。同样压力下,有人长结节,有人无异常,这还是与体质、遗传易感性有关。
体检有结节,记住“三不”原则:
第一,不恐慌。绝大多数乳腺结节是良性结节,肺结节中恶性比例也较低,甲状腺结节恶性率约5%至10%,其中绝大多数是预后相对良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
第二,不忽视。不同部位不同结节得具体分析。
乳腺结节按BI-RADS分类处理,Ⅰ类是无异常发现,Ⅱ是良性病灶,都无需特殊处理。Ⅲ类病变虽然超过98%的良性可能,但需要由专科医生综合判断是否需要外科处理,暂时无需处理的话也需要3至6个月定期随访。若报告中BI-RADS分类为4至6类,需要及时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此外,还有0类。0类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一无所获”,即无法从此次检查中获取足够信息来诊断,需要及时请专科医生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甲状腺结节参照C-TIRADS分类方法,Ⅰ类和Ⅱ类的恶性风险小,如无其他症状,无需特殊处理,每年定期体检。Ⅲ类及以上要定期随访,由专科医生提供随访周期及管理意见。
对于肺结节,推荐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低剂量螺旋CT体检,如发现肺结节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提供随访周期及管理意见。
第三,不乱来。不要整日上网搜索,对号入座;不要自己“乱摸”,越摸越紧张;不要乱吃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消结节。
总结来说,结节的发生与情绪有关联但非直接因果,情绪可能通过激素、炎症等途径影响结节,但非唯一或主要病因。重点在于综合管理,理性看待结节,避免过度焦虑,同时改善生活方式,注意医学随访。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
康乾配资-正规配资平台官网-在线配资平台-炒股加杠杆去哪儿办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