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数月, 美印谈判彻底破裂, 双方都曾释放过积极信号,怎么突然就撕破了脸。 印度又给美国划下了哪些“红线”?莫迪前往金砖峰会,又想要获得怎样的支持? 近日美国对170多个未与其达成协议的国家启动新的关税政策,结束为期90天的“对等关税”豁免期。还声称有很多国家都与美国“接近达成协议”,其中就包括印度。 但印度并没有接受,反而计划对部分美国产品 征收报复性关税。 印度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建议,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以此回应美国以“保障措施”为由对印度钢铝产品征收的25%关税。 印度强调这一反制措施是在通过“实质等效”的贸易调整,平衡美方举措造成的经济损失。
印度指出美国此前对印度产品加征的关税违反世贸规则,已严重影响双边正常贸易。 美国与印度谈判的最大挑战在于开放印度农业市场,特别是转基因作物和乳制品领域。 美国要求继续对印度出口到美国的钢铁、纺织、鞋类等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且希望印度完全开放市场,对美国农产品与乳制品实行 零关税。 美国希望在保持高额关税保护自身市场的同时,要求印度放开对美进口的所有限制。
如果印度接受这一方案的话,那出口产业将会继续被挤压 。 印度纺织品和鞋类产品在国际市场本就利润微薄,一旦继续被加收关税,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降低。如果印度对美国农产品实施零关税,将给本国的农业市场带来更大压力。 根据2024年印度官方经济数据,农业在印度GDP中占比约16%。农业是印度庞大农村就业的基础,也是国内食品安全与社会稳定的核心。
莫迪政府都不会答应在农业的问题上对美国让步,更不可能让印度农民的利益做出牺牲。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强调了,印度在贸易谈判中不可触碰的底线。印度将其称为“两条红线”。
2021年的时候,有数十万农民开着拖拉机进入了新德里街头,持续封堵道路和公共场所。 就是因为当时印度农业市场化改革,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抗议。而且印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奶制品生产国之一,全国将近一半人口都指着这个吃饭。如果美国玉米大豆都免税进来了,印度农民收入肯定受影响,好多人饭碗都可能保不住。 对印度来说,农业和乳制品是产业支柱,是他们不可触碰的底线。 所以印度并不接受美方要求,谈判很快就陷入僵局。
莫迪也开启了他的的外交行程。 这是莫迪过去十年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出访,并在7月6日抵达巴西参加金砖国家峰会。希望能通过金砖框架推动多极化和公平的全球经济治理。 这次印度在经济议题上投入更多关注。 莫迪的多国出访肯定不是单纯为了表达政治立场。 更多目的是想寻找新的贸易市场和投资来源,以降低对美国的出口依赖。
印度还与部分国家探讨了本币结算安排,同意推进银行系统加快本币结算,减少美元在双结算中的比重。如果以后美国在金融领域增加制裁或提高美元结算壁垒,印度可以通过本币渠道部分规避。 印度同时也在推动与这些国家扩大能源和原材料采购。想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市场、吸引外资、引入技术合作,尽快提升制造业能力。 这是莫迪此次轮国访问的重要原因。希望通过新的多边和双边贸易安排,寻找替代美国市场的可能。
金砖国家与印度的经济互补性存在很大潜力。 巴西有丰富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俄罗斯在能源上与印度合作密切。中国是印度主要的进口来源国之一,尤其在电子零部件和机械设备领域。 但金砖机制内部并非没有分歧。 各国在关税政策、市场准入、金融改革等方面诉求各不相同。这意味着印度即使在金砖平台上寻求更多合作,也需要逐一商量具体协议。
但是在如今的情况下来看,多边合作仍是印度对抗单边压力的重要路径。印度也希望在贸易格局中不被动和依赖单一市场。也想通过扩大多国合作,来增加自己在未来重启与美谈判时的议价空间。 美国同样也在观察印度的后续动作。美方也多次表示,愿意在印度做好准备后重新谈判。 但美国还是依旧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借助关税杠杆来推动印度早日妥协。 双方目前都在讨价还价来试探对方底线。
美印贸易的摩擦在短时间内还会持续下去。 现在就看能不能达成一个既保留印度农业和乳制品红线,又允许美国扩大对印出口的协议了 。 这将会直接影响印度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对外贸易布局。 莫迪在金砖峰会的话语释放了印度希望通过多边机制平衡单边压力的信号。但这场较量短期内很难有定论。 农业群体是印度政治最敏感的板块。
不管结果最终会如何,印度政府在农业和乳制品市场上绝不会松口 。只要这一点不变,美印之间想要达成全面的贸易协议,就得需更多时间。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印度如何加速拓展新的贸易渠道,也将直接影响印度面对美国施压时的底气。 金砖国家到底是否能为印度在关键节点提供实际支持,也得看后续怎么来协商。
康乾配资-正规配资平台官网-在线配资平台-炒股加杠杆去哪儿办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