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迷们最近一定被一张照片暖到了——樊振东和莫雷加德坐在北京的饭桌前,笑得像两个放学后约饭的高中生。
谁能想到,一年前巴黎奥运会男单决赛上,这两人还杀得刀光剑影,如今却成了德国同一家俱乐部的队友。
这剧情,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时间倒转回2024年8月4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
那场比赛的戏剧性,现在回想依然让人手心冒汗。
莫雷加德,这个瑞典小伙此前刚爆冷淘汰了王楚钦,一路黑马姿态杀进决赛。
面对世界第一的樊振东,他第一局直接11-7拿下,现场观众都捏了把汗——该不会真要上演“北欧童话”吧?
但樊振东是谁?
教科书级别的调整能力,连扳四局直接逆转。
夺冠那一刻,他蹲在地上捂着脸,镜头扫到看台上的刘国梁,眼圈都红了。
而莫雷加德呢?
这个总爱在场上做鬼脸的年轻人,擦擦汗笑了。
领奖台上,两人交换球衣的画面成了奥运经典——樊振东的红色战袍披在莫雷加德肩上,像极了武侠片里高手过招后的惺惺相惜。
赛后采访里有个细节特别戳人。
原来莫雷加德只带了一件蓝色比赛服,按规则如果樊振东选蓝色他就得临时换。
小胖知道后二话不说:“你穿吧。”后来莫雷加德每次提到这事就感慨:“他本可以让我难堪的,但他不知道,中国运动员的格局,从来不在这些小算计上。”
一年后的同一天,莫雷加德在ins上发了那张聚餐照。
背景是北京某家火锅店(别问怎么知道的,粉丝们早从碗筷款式扒出定位了),俩人面前堆着毛肚和肥牛。
莫雷加德配文:“去年我们争夺金牌,今年分享同一锅汤底。”樊振东回的那句“兄弟”更是让评论区炸锅——要知道,能让内敛的小胖用这词的外国选手,屈指可数。
粉丝们疯狂考古这对CP(划掉)对手的过往:原来奥运会前,莫雷加德就总在采访里夸樊振东技术全面;决赛后交换球衣时,小胖还特意用瑞典语说了句“谢谢”;甚至有人翻出早年青少年比赛视频,发现他俩十几岁时就同框过……这种“宿敌变知己”的剧本,不比那些狗血体育电影带感?
现在,故事有了新进展——他俩成了德国萨尔布吕肯俱乐部的队友。
莫雷加德早就在推特用拼音发文:“跟樊振东当队友,爽歪歪!”
而樊振东的德甲首秀定在8月31日,对手是贝格诺伊施塔特。
听说消息公布当天,俱乐部官网直接被挤崩,黄牛票炒到300欧一张。
体育总监乐得合不拢嘴:“我们签下的不只是一个球员,是一座连接中欧乒乓的桥梁。”
这可不是客套话。
以往国乒主力顶多去国外联赛“短期镀金”,像樊振东这样签长约打主力的,堪称历史性突破。
更猛的是,随着他的加盟,林高远、周启豪等一批国手也纷纷登陆欧洲联赛。
有网友调侃:“这是要把乒超直接搬去欧洲的节奏?”
说实话,体育圈从来不缺天才对决,但樊振东和莫雷加德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让观众看到了竞技体育最本真的样子。
奥运会决赛上,一个为金牌拼到手指发抖,另一个为银牌笑得坦荡;赛场下,一个主动让出球衣选择权,另一个牢记恩情整年不忘。
这种既全力争胜又彼此尊重的对手关系,在如今动不动就“饭圈化”的体育环境里,简直是一股清流。
再说远点,樊振东这波“留洋”,背后是中国乒乓球战略的转变。
以前我们总说“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现在主动把车开出去让别人看看发动机——德国教练组已经放话要“偷师”樊振东的逆旋转发球,而欧洲选手们终于不用只在录像里研究他的反手爆冲了。
这种交流,对全球乒乓球发展绝对是好事。
或许很多年后,人们提起2024年巴黎奥运会,记不住具体比分,但一定会记得领奖台上交换球衣的红色与蓝色;提到2025年德甲赛季,未必记得每场胜负,但肯定忘不了那两个在火锅店碰杯的年轻人。
乒乓球的魅力,从来不止于输赢。
就像球迷们常说的:“看小胖打球学技术,看小莫打球学快乐。”现在他俩凑一块儿了,这戏,且有的看呢。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康乾配资-正规配资平台官网-在线配资平台-炒股加杠杆去哪儿办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